授牌仪式上,榆林能化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清涛代表公司向雷甲及工作室成员表示祝贺,肯定其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成绩。工作室获评榆林市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意义重大。希望工作室弘扬劳模精神,通过“传帮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集智创新、协同攻关、传承技能、培育精神的作用,与公司安全生产、精益管理相结合,与绿色环保、降本增效相结合,与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相结合,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注重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不断提升工作室的集合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勉励广大中青年职工以QC活动、技能比武、技术创新为抓手,积极融入公司生产经营、改革发展进程,奉献热情与激情,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据了解,该工作室主要由劳动模范、生产一线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和喜爱钻研“五小”创新的职工组成。领衔人雷甲是山东能源集团劳动模范,致力于带领大家攻坚克难,解决公司系统装置生产运行中存在的瓶颈问题。近年来,工作室团队获取专利20个,市级以上技术成果8个,破解各项技术难题60余项,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其中,《化工系统节能降耗》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优秀质量管理成果奖,《150万吨/年甲醇精馏技术研究与应用》获陕西石化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液体透平发电在低温甲醇洗装置的研究与应用》获陕西石化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一直以来,榆林能化深入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理念,持续深化“31789”年轻干部培养工程,以“复合型、专家型、工匠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科技领军、创新能力的管理人才和技术技能骨干人才,推动创新创效工作向人才强企、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一步。
一是打造“孵化器”和“蓄水池”,使雷甲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企业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广阔平台。公司成立领导小组,形成了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挂帅、党政支持、工会组织、劳模领衔、职工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快创新工作室的培育孵化工作,扩大创新工作室覆盖面。
二是积极探索,总结完善,不断健全工作室运行机制,推动创新工作室规范化发展。按照“十有”原则,即有优秀带头人、有活动场所、有硬件设施、有骨干团队、有明确任务、有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有完备资料、有创新成效、有辐射带动作用,并以此标准进行创建和完善工作室。工作室设置有荣誉墙、学术交流区、成果展示区、图书阅览区、加工技术展示等区域,并明确工作目标、职责和长远发展规划。
三是立足实际,融入中心,围绕企业难点、重点,扎实开展技术创新,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技术攻关的作用。2024年,雷甲劳模创新工作室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DMMn装置关键设备T9203塔进行技术改造,生产负荷达到设计值的110%,实现DMMn装置达产达效。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把雷甲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一个优秀平台,形成企业靓丽品牌,在推进企业核心竞争力、解决行业内共性难题中真正发挥作用,奋力开创干部职工创新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