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青年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像‘育苗造林’一样,从扎根到生长全程护航。”兖矿能源未来能源精细化工精准定位青年工作方向,以红色信仰校准青春航向,用青色创新激活成长潜能,靠暖色服务厚植发展沃土,让每一名青年都能在企业平台上实现“与岗共进、与企共荣”。

“信仰红”让初心有回声
“站在杨家沟革命纪念馆的窑洞前,看着墙上泛黄的战斗文献,听讲解员说起先辈们啃干粮、战严寒的奋斗故事,我终于懂了,‘奋斗’从不是嘴边的口号,是一代代人扛在肩上的责任!”青年职工王赫的参观感悟。

为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青年血脉,该公司打破“照本宣科”的理论学习模式,打造“沉浸式+情景化”红色教育矩阵,组织青年走进杨家沟革命纪念馆、陕北革命纪念馆等红色阵地,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讲解+感悟分享”的闭环模式,让青年在触摸历史中筑牢信仰根基。今年以来,该公司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项学习10余场,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际结合,用“身边案例谈初心”的方式,让思想引领更有温度。开展“青年大讲堂”,邀请“创新明星”、先进代表走上讲台,分享小改小革、技术攻坚的亲身经历,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感染力,激发青年敢闯敢干、勇挑重担的奋斗热情。
“创新蓝”把智慧变利润
“反应工段新过滤机翻板水回收利用项目投用后,年增产硝酸钠182.5吨,减排污水1.825万立方米,创效18.7万元!”这是该公司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将青年智慧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的典型案例。

围绕“降本增效、技术攻坚”核心目标,该公司持续开展自主改善、小改小革活动,今年累计收到青年创新提案20余项,其中“原料工段金属溶解反应釜取样流程优化”“反应工段沉淀过滤滤饼滤渣回收改造”等12项提案成功落地,让降本增效的理念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举办“岗位技术比武”,设置化工总控工、分析操作等竞赛项目,以赛促学激发青年钻研热情。凭借这股劲头,以青年为主力的控制室岗位屡获殊荣,近年来先后拿下“榆林市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山东能源优秀党员先锋岗”等5项荣誉,成为青年建功的“标杆岗位”。
“暖心绿”让青年把“根”留住
“双导师既帮我端正思想,又教我实操技能,入职一年我已经能够独立上手操作了!”控制室青年职工李建业口中的“1+1+1”导师带徒计划,是公司精准服务青年的“暖心招”——为每位青年匹配1名政治导师+1名技术导师,通过“双师引路”,近两年来已有9名青年从“职场新人”蜕变为岗位骨干。


聚焦青年“急难愁盼”,该公司把服务做到心坎里,构建起有温度的“暖心生态圈”。开展羽毛球球赛、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为青年搭建解压、交流的平台;发起“热血‘兖’青・为爱续航”献血活动,23名职工主动挽起袖子,捐献7900毫升热血,用行动传递温暖;定期召开青年座谈会,面对面倾听青年诉求,从住宿设施改善到职业发展困惑,逐一回应解决,让青年在企业感受到“家”的温暖,安心扎根、全力成长。
“我们的目标不是让青年‘燃一阵’,而是‘燃一生’。”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三原色”育青计划,围绕青年职业发展、技能提升、生活保障等方面不断优化服务,助力青年成长成才,让青春力量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